念
奴
娇
(
其
二
)
三
忠
庙
祀
汉
诸
葛
宋
岳
武
穆
文
文
山
乾
坤
易
老
,
叹
风
尘
飘
荡
,
河
山
分
裂
。
名
分
纲
常
都
扫
地
,
曾
有
何
人
提
挈
。
身
翊
飞
龙
,
气
吞
胡
马
,
赤
手
扶
天
阙
。
精
忠
照
耀
,
一
时
名
并
日
月
。
须
信
天
理
人
心
,
自
来
不
泯
,
千
载
思
遗
烈
。
庙
貌
燕
山
崇
祀
典
,
华
表
三
忠
新
揭
。
西
北
中
原
,
东
南
王
气
,
回
首
惊
风
雪
。
伤
心
行
路
,
不
堪
日
暮
时
节
。
怀古
历史
忧民
歌颂英雄
思乡之情
歌颂风雪天气
赏析
这首《念奴娇·其二·三忠庙祀汉诸葛宋岳武穆文文山》是明代词人陈霆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岳飞和文天祥的赞颂,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分裂、民族危难的深深忧虑。词的开篇“乾坤易老,叹风尘飘荡,河山分裂”描绘了时局动荡,江山破碎的景象,暗示了词人的忧国之情。接着,“名分纲常都扫地,曾有何人提挈”揭示了道德沦丧,无人挺身而出挽救危局的现实。词人赞美了诸葛亮、岳飞和文天祥这些忠臣的英勇事迹,如“身翊飞龙,气吞胡马,赤手扶天阙”,他们以一己之力支撑危局,其精神如同日月般耀眼。“须信天理人心,自来不泯,千载思遗烈”强调了正义和人心的力量,即使历经千年,他们的精神仍然激励后人。词中提到的“庙貌燕山崇祀典,华表三忠新揭”则描绘了人们对这些英雄的祭祀,寄托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最后,“西北中原,东南王气,回首惊风雪”暗指战乱未息,国家局势严峻,词人不禁感叹“伤心行路,不堪日暮时节”,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感伤。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寄寓了词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陈霆
220首
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著有《仙潭志》、《两山墨谈》、《水南稿》、《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等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读史偶成
清·边浴礼
西京人物易消磨,虚设贤良孝弟科。误尽宣元两朝事,鼠奸难去虱臣多。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感怀
元末明初·朱希晦
自笑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光孝寺观南汉金涂铁塔歌
清·江之纪
尉佗城西诃子林,贝多叶绿清客心。寺僧示我南汉物,乌金宝塔涂黄金。忆昨纥干冻雀死,洛州岁岁易刺史。海中妖蜃作飞龙,搅黑岭南天万重。公卿皆由蚕室进,剥皮凿面当酒令。谁能救此一.....
读史(其二)
清·姚范
当涂窃国枋,八纮掩中州。隋珠既在握,荆璞亦冥搜。繇朗黜庙议,扬斑争匹俦。汉典何郁郁,学辞良优优。南皮清宴接,西园秉烛游。谓当致高蹈,何意摧华辀。体弱既足病,肥赣亦为羞。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