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罗袖
咏物
佳人
爱情
兰夜
时间

赏析

这首《咏席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柳恽所作,通过对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首句“照日汀洲际”,以日光照耀下的汀洲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明亮的景象,暗示了席的所在之地,既远离喧嚣,又充满生机。接着“摇风渌潭侧”一句,通过微风拂过绿水潭边,席随风轻轻摇曳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席的动态美与环境的和谐。“虽无独茧轻,幸有青袍色”两句,将席与独茧轻纱、青袍进行对比,强调了席的独特质地与色泽,既非轻盈如丝,也非深沉如袍,而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质感与美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席物的细致观察与独特见解。“罗袖少轻尘,象床多丽饰”则从席的周边环境入手,以罗袖的洁净与象床的华丽装饰为喻,进一步烘托出席的优雅与高贵。罗袖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纯洁,而象床则是古代贵族的象征,其上的丽饰更是增添了席的华贵气息。最后,“愿君兰夜饮,佳人时宴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兰夜饮,即在兰花盛开的夜晚饮酒,寓意着高雅与闲适;佳人时宴息,则是希望与心爱之人共享宴乐,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快乐。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憧憬。综上所述,《咏席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席物本身的美感与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柳恽

22首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