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
中
久
雨
我
征
徂
西
今
复
东
,
分
明
身
世
如
飘
蓬
。
岁
华
便
是
百
年
半
,
日
气
恰
当
三
伏
中
。
山
谷
无
情
频
送
雨
,
园
林
何
事
急
招
风
。
浮
生
所
遇
皆
知
分
,
未
用
纷
纷
论
色
空
。
抒情写景
山水田园
情感
节令
气候
离别旅途
赏析
这首诗《途中久雨》由宋代诗人彭汝砺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遭遇长时间雨水的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我征徂西今复东”,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自己从西地出发,如今又返回东方的旅程,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变化无常。接着,“分明身世如飘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漂泊不定、无所归宿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奈。“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正当三伏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与时间的流转。诗人感叹岁月如同过客,转瞬即逝,而正值酷暑三伏天,炎热难耐,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深切体会。“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绘。山谷似乎对人的遭遇无动于衷,频繁降下雨水;而园林却似乎有意招引狂风,两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不解与感慨。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两句,诗人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他认为,人生的遭遇都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分纠结或争论其意义。这里的“色空”指的是佛教中的概念,意为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不应执着于表面现象。诗人通过这一观点,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命运的豁达态度。综上所述,《途中久雨》不仅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洞察力。
猜您喜欢
道院
宋·叶茵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和梅庵先生岁杪言怀原韵
清·程虞卿
压鬓清霜冷玉簪,关山残雪寄孤吟。千秋白傅青衫泪,一片樊南锦瑟心。鹤病未须医俗药,梅开那用辟寒金。扁舟一叶寻知己,同话双梧落月阴。
次日习仪太常不预再次华泉韵
明·何瑭
玉宇凉生万木森,佩环趋走念同心。风传鼓角朝仪静,云拥旌旗帝座深。祝寿已闻频似昔,赓歌还羡不如今。独惭下里巴人曲,难并黄钟大吕音。
思亲诗
元·赵由侪
一自先君逝,行将四十春。音容寻旧梦,感慨试详陈。已叹生缘浅,还思故国屯。吴江悲血战,粤峤困车辚。共叱艰危甚,尤惊赋敛频。朔风吹广野,赤日照流尘。既洒呼天泪,方为辟地民。抚.....
自笑
宋·陆游
三间茅屋寄沧浪,鸟出樊笼马脱缰。滟滟陂塘秧水满,阴阴门巷麦风凉。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露箬香。捐尽浮名方自喜,一生枉是伴人忙。
郊行遣兴
宋·释文珦
节序易推迁,行行感暮年。麦云黄冒陇,柳浪绿浮川。倦鸟犹知返,飘蓬最可怜。故乡无旧业,何计赋归田。
秋夜戏题刘方平壁
唐·皇甫冉
鸿悲月白时将谢,正可招寻惜遥夜。翠帐兰房曲且深,宁知户外清霜下。
谷司仆田黄门诸公见过
明·高叔嗣
山林高士驾,鸡黍野人心。不避家贫馔,难忘岁暮寻。寒城云际拥,晴树雪中深。谁念平生意,幽栖独至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