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益
堂
芙
蓉
斑
帘
十
二
卷
轻
碧
,
秋
水
芙
蓉
隔
画
阑
。
绣
扇
摇
风
霞
透
影
,
锦
袍
弄
月
夜
生
寒
。
湘
魂
翠
袖
留
江
浦
,
仙
掌
红
云
湿
露
盘
。
只
恐
淮
南
霜
信
早
,
绛
纱
笼
烛
夜
深
看
。
写花
咏荷花
地点
锦官城
赏析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三益堂芙蓉》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静的秋夜画卷。首句“斑帘十二卷轻碧”以轻盈的碧色窗帘暗示了室内雅致的氛围,帘后的秋水芙蓉则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隔着画阑相望,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绣扇摇风霞透影”写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光影交错,仿佛云霞透过芙蓉的倩影,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接下来,“锦袍弄月夜生寒”则通过描绘主人公身着锦袍,在月光下独自漫步,感受到夜晚的清凉,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湘魂翠袖留江浦”一句,借用了湘妃的典故,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怀旧之情,翠袖飘香,似乎还留在江边的浦口。最后一句“仙掌红云湿露盘”以仙人掌上的红云被露水打湿为喻,增添了神秘和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夜已深沉。全诗以芙蓉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与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萨都剌
800首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您喜欢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樟树镇五公寺
元·何中
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感旧
清·冯班
当日楼中夜未阑,隔帘红药露团团。清歌出格鲸尊满,醉袂沾香凤蜡残。暗与美人收堕珥,狂教座客笑遗冠。重来事事陵成谷,一片秋阴作晚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