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怀古
写景
咏物
节令
描画场景
表情感
季节
其中,此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吴吏部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元日(春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吴吏部的深深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元日送朝天”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归朝的情景,暗含着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接下来,“侵寻又一年”强调时间的推移,一年又过,诗人与友人相隔更远,不禁生出一丝无奈和寂寥。“无诗供猥诵”表明诗人没有新作可以赠予友人,暗示了创作上的停滞或对友人才华的推崇。“有志辱哀怜”则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心,希望他能实现抱负,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遗憾。“茅屋苍苔合”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环境,茅屋被青苔覆盖,显得简朴而静谧,反映出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芳洲杜若搴”借芳洲上的杜若草,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寓意高洁的情感。最后两句“去留俱未遂,两鬓已苍然”,诗人感叹自己和友人都未能如愿,岁月不饶人,两鬓已显斑白,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寄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哲思。

赵蕃

3728首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岁杪行上德平镇康安庆三王
明·谢榛
陶潜昔日居柴桑,诸儿嬉戏时相将。吾生多累何感伤,况复离合殊无常。烛儿长成亦自强,解念衰颓来异乡。敝裘风雪能禁当,心事未了向平忙。其如旅馆惟空囊,空囊出暴悬斜阳。欲收元气通.....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清·许传霈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折.....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