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春节
纪念
时间

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现代元素融入了传统对联的形式中,展现了独特的时代特色与文化融合。诗中“岁首为春,吾国亦地球六十三国之一国”表达了春节作为中国新年的重要性,同时也点明了中国在全球国家中的地位。接着,“欧元殊亚,今年是耶历千九百年又五年”则以欧元和耶历(即公历)的提及,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时间的流逝。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还蕴含了对国家身份、全球化的思考,以及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诗作跨越了时空界限,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猜您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七)
宋·释居简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元夜曲(其一)
明·区怀年
火树虹梁拂绛宵,拍张浑脱沸春朝。韶华璧月当三五,丽曲银筝度六么。螺黛试妆眉晕浅,麝枚分润甲煎销。葳蕤莫下朱门钥,不及晨钟未寂寥。
岭外守岁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人日瀛台即目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
庚寅元日甲子晴
宋·洪咨夔
圣君元命是元正,三素云开甲子晴。不识姓名农圃老,相逢便与贺升平。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乙未除夕有以守岁烛相饷戏占
明末清初·彭孙贻
绛蜡携相赠,空亝暝色开。不知残腊尽,止觉寸心灰。刻句吟难就,追游兴未回。灯花应解笑,此夕鬓丝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