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山
僧
不
遇
祇
树
抗
灵
岩
,
丹
崖
栖
奇
逸
。
沐
芳
肃
宵
征
,
云
气
满
龛
室
。
嘉
林
散
远
香
,
落
日
卷
玄
帙
。
山
花
不
嗔
客
,
幽
鸟
如
旧
识
。
雾
翳
失
峰
形
,
帘
空
剩
月
色
。
高
踪
已
杳
然
,
砌
蛩
空
唧
唧
。
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秋节
地点
庐山
秋天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山僧未遇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幽的自然景色和静谧的氛围。首联“祇树抗灵岩,丹崖栖奇逸”以“祇树”和“灵岩”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山势挺拔,岩石色彩斑斓,隐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沐芳肃宵征,云气满龛室”,诗人沐浴在清晨的芳香中,踏上探访之路,云雾缭绕,充满了神秘与宁静。颔联“嘉林散远香,落日卷玄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美丽与和谐,嘉树繁茂,散发出阵阵清香,随着夕阳西下,仿佛将一切尘世的烦恼都卷入了书卷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颈联“山花不嗔客,幽鸟如旧识”则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山花对来访者不显嗔怪,幽鸟似乎也认识了诗人,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尾联“雾翳失峰形,帘空剩月色。高踪已杳然,砌蛩空唧唧”描绘了雾气弥漫,山峰轮廓模糊,月光透过空荡的窗帘洒落的情景,高僧的行踪已经消失在夜色中,只有砌石上的蟋蟀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暗示了访僧未遇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中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精神境界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访僧未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