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
竹
庙
借
榻
丛
祠
日
已
曛
,
瓣
香
频
此
谒
灵
君
。
傥
来
梦
事
休
重
卜
,
向
去
诗
材
进
几
分
。
明
主
不
消
人
谏
猎
,
故
山
空
使
客
移
文
。
寄
书
报
与
荆
妻
说
,
十
袭
荷
衣
莫
要
焚
。
写景抒情
地点
怀古情感
读书惜时
寄情山水
悼亡寄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典中国的田园风光与人文情怀的图景。诗人坐在一处古老的祠堂里,夕阳西下之际,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芬芳。这里的“檀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诗人的心境较为宁静,他不愿重复无谓的梦幻,而是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提醒自己要不断进步,增加诗歌的艺术层次。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是在古代社会,对于统治者而言,不需要过多的规劝或批评,因为明智的君主总能洞察人心。接下来的“故山空使客移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他作为一个游子,对故土的怀念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里,他可能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传达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最后,“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一句,则表明诗人心中对家庭和私人的温暖记忆。在中国古代,荷花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常常被赋予纯洁、高雅之意。这里,“十袭荷衣”可能指的是家中的妻子所织制的衣物,而“莫要焚”则显示出诗人对这些私人物品的珍视,以及他对家庭生活温馨情感的留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中简单而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眷恋。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忆舍利殿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
仙都观
明·王慎中
吾生罔象求,飘忽御冷风。举足践元气,天门见开通。美哉不死庭,观阙何严崇。琪树敷珍叶,虚空出蕊宫。仙人初降止,鸾鹤纷来同。赪霞晃裾袂,二曜明两瞳。玉体垂一臂,接我游高空。手.....
宿石首县
明·黄公辅
晚来歇马石城边,城有棋山局是仙。谁种桃花阴叠叠,更闻雉鸟舞翩翩。行人共羡风烟好,父老争言长令贤。凫舄高飞霄汉去,又看螭首鹭班联。
惜馀春慢·吴城雨中(其一)
明末清初·梁清标
树隐千章,风轻五两,堤畔人家容与。柴门照水,沙岸连樯,一片吴城烟雨。遥望晓捲疏帘,小妇凝妆,映窗眉妩。叹天涯客子,三千余里,雁沉江浦。空闻说、白苎江东,锦帆南国,颠倒醉乡.....
潇湘游
唐·刘言史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馀红泪情。青烟冥冥覆杉桂,崖壁凌天风雨细。昔人幽恨此地遗,绿.....
龙南冈久谪不召诗以为叹
明·王慎中
怪尔谪居犹汉吏,欲将孙子长官中。地幽应隔阳光照,天远宜无雨露通。听厌舶赍喧鴃市,看频岛气起蜃宫。已知直道非今好,莫向时人叹路穷。
悼亡八首(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
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
满江红(其二)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