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史怀古
山水田园
隐士情感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名为《咏史十一首·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个人的无奈情感。"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这两句描绘了古代圣贤巢许、陶唐的高洁品格,他们不肯屈服于不义之君。"九州尚洗耳"暗示着历史上的污秽还未彻底清除,而"一命安能亲"则表达了个人在权力面前的渺小无力。"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这两句通过对古人隐居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官场与自然山林生活的比较。"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这里"蒲帛"和"薜萝"都是古代用来比喻礼节或道德约束的物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怀念。同时,"九重"指的是皇宫,"三事"可能是指君臣、父子、夫妇等基本伦理关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秩序与和谐的深切思念。"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点燃庭院中的香炉来净化心灵,以及观赏山泉下的鱼鳞来寄托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好的享受。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感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对自我价值、社会伦理及精神寄托的一次探讨。

猜您喜欢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次韵胡兄(其一)
宋·方岳
钓蓑烟雨断矶头,恋阙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长作祟,背无三甲不封侯。惯贫已识山林趣,投老归从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鹤,忍饥犹未怯茶瓯。
和张竹处韵饯陈匝峰之濂泉
宋·赵必?
不愁官冷客无毡,力欲回澜障百川。无己晚年工觅句,元龙豪气讳求田。焚章径解诸侯印,买酒时分司业钱。庭草池莲总春意,诗人只合住濂泉。
庐山杂咏·天池
宋·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魏晋·应贞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箓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
归兴(其二)
明·李之世
听来巧舌剧喽啰,伎俩山神几许多。老骥鸣长空伏枥,羁禽力倦欲移柯。机心尽附汉阴叟,世事浑如春梦婆。新水一痕镜一曲,谋将烟艇载渔蓑。
题苏武握节图(其二)
明·郑真
草冻沙干又乳羝,天寒大窖雪成围。节毛落尽空头白,忍死边廷未得归。
达磨赞
宋·释绍昙
远泛鲸波入大唐,廓然无圣触梁王。九年冷坐精灵窟,怕见嵩山下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