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漫
兴
越
罗
轻
袷
未
装
绵
,
坐
傍
蕉
窗
欲
雨
天
。
药
裹
有
灵
何
碍
病
,
华
胥
无
梦
不
求
仙
。
每
因
易
感
秋
多
瘦
,
苦
为
耽
吟
夜
损
眠
。
欲
展
《
骚
经
》
吊
湘
客
,
博
山
先
爇
水
沈
烟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抒发情感
怀古
追忆
读书
惜时
药物
健康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之瑛的《秋日漫兴》描绘了一幅秋日闲适的画面。首句“越罗轻袷未装绵”,通过细腻的衣物描写,暗示了秋天微凉的气候,主人公身着轻薄的越地丝织品,还未添加厚重的棉絮,流露出对季节转换的敏感和体恤。次句“坐傍蕉窗欲雨天”进一步渲染氛围,蕉叶窗户边,阴雨欲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寓含着淡淡的愁绪。第三句“药裹有灵何碍病”,诗人感叹药物虽有疗效,但疾病缠身仍难以摆脱,表达了对身体健康的无奈与期待。第四句“华胥无梦不求仙”,则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第五、六句“每因易感秋多瘦,苦为耽吟夜损眠”,直接揭示了诗人因秋日易引发的情感波动和过度沉思导致的身心疲惫,夜晚吟诗更是影响了睡眠。最后一句“欲展《骚经》吊湘客,博山先爇水沈烟”,诗人表示想要翻开《离骚》这样的经典,凭吊湘江边的屈原,而在此之前,他点燃了博山香炉,袅袅升起的水沈烟增添了哀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情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出清人特有的淡泊与深沉。
周之瑛
13首
同县举人、江苏知县丁廷鸾继室。有《薇云室诗》
猜您喜欢
寒夜即事
宋末元初·黄庚
倚遍阑干更漏长,柔髭撚断为诗忙。清分梅影夜宜月,寒入雁声天正霜。怀古顿添孤客恨,追欢难忆少年狂。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秋日倍文谷翠岩二省使燕东书堂应教
明·朱睦㮮
邸第张筵日,秋风荐早凉。地当清洛外,台接紫云傍。绮席仙俦集,瑶阶大乐张。坐移淮桂影,身佩楚兰芳。乡月淹今夕,文星聚此堂。图书披箧笥,词赋入笙簧。自愧非枚马,赓歌厕雁行。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唐·杜牧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趣.....
小春言怀
宋·华岳
桃李生香花满溪,南州十月尚襜衣。春从酒瓮榨将出,秋在诗囊带得归。弓射十分方破的,棋高一著便争机。劝君莫作等閒看,毫发差殊事已非。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宋·韩维
闻君买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秧。生事已能支伏腊,岁华全得属文章。骞飞灵凤知何暮,蟠蛰蛟龙未可量。莫以江山足清尚,便收才业傲虞唐。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唐·孟郊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对君何所得,归去觉情真。
申伯见和佛迹岩诗再次前韵
宋·李纲
平生嗜读书,每效锥刺股。晚窥羲文心,射石遂饮羽。子云方草玄,白凤梦中吐。区区不自量,造化欲笔补。当其得意时,如渴味湩乳。谁为摩天手,愿借修月斧。故人适我愿,邂逅遇南土。试.....
秋怀四首(其二)
元·善住
砌冷候虫急,灯昏幽梦长。秋风吹草木,天气入凄凉。门掩荒城月,鸦啼古堞霜。无成今白首,身世转堪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