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端
州
驿
见
杜
五
审
言
沈
三
佺
期
阎
五
朝
隐
王
二
无
竞
题
壁
慨
然
成
咏
逐
臣
北
地
承
严
谴
,
谓
到
南
中
每
相
见
。
岂
意
南
中
岐
路
多
,
千
山
万
水
分
乡
县
。
云
摇
雨
散
各
翻
飞
,
海
阔
天
长
音
信
稀
。
处
处
山
川
同
瘴
疠
,
自
怜
能
得
几
人
归
。
离别
山水
写景抒情
抒怀
地理纪念
命运哀怨
抒情表达
译文
被流放的臣子在北方遭受严厉责罚,原以为到了南方我们能常相见。
哪知道南方的道路如此错综复杂,重重大山和宽阔江河隔开了我们的家乡县界。
像云被风吹雨打各自飘散,广阔的大海和遥远的天空让彼此音讯稀少。
到处都是山川伴随着疾病瘟疫,可叹的是能有多少人能平安归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不易见面的哀愁。"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表达了诗人追随官职到北方边疆,而朋友却在南中的情形,每次相遇都是难得的时刻。"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则描绘出南中的道路崎岖,千山万水将各个乡县隔离开来,增添了见面之难。"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无常和信息不易传递的情况,使得远方的朋友更显得遥不可及。"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感受,那些山川就像疾病一样令人感到痛心,同时也反思自己能够平安返回的人寥寥无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难得相见、珍惜友情的情怀。
宋之问
205首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秋日怀李仁卿
元·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题吴冬官淮南别意卷
明·周瑛
江馆三年梦,云山万里秋。欲知相别意,淮水向东流。
留别刘南洲(其二)
明·解缙
待我悬车返故山,相从吹笛月明间。鹭江螺浦寻渔伴,便胜神仙共往还。
水调歌头
宋·葛立方
睡鸭凝香缕,白酒泻无声。郊墟不办羊酪,照箸紫丝莼。此去青山深处,邀得白云为伴,绝意请长缨。一舸背君去,几幅布帆轻。帝恩重,容禄隐,吏祠庭。膝间文度安亲,得计是扬名。珍重金.....
祝英台近·孤馆积阴,独居无作。黄子芾孝廉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掳归思
清·周星誉
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