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歌
子
二
首
(
其
一
)
莲
子
星
前
碧
,
蕉
心
雨
里
红
。
天
涯
不
碍
五
更
风
,
可
是
凄
凉
一
样
到
伊
侬
。
泪
渍
偎
凉
掼
,
愁
多
替
梦
重
。
便
成
睡
去
也
匆
匆
,
索
性
疏
钟
斜
月
各
惺
松
。
写景抒情
写风
闺怨情感
词句优美的情感
朦胧月夜之境
日常景物之词
赏析
这首《南歌子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与蕉在风雨中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首句“莲子星前碧,蕉心雨里红”,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碧绿的莲叶与红色的蕉心,在雨中交相辉映,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机。莲与蕉,虽身处同一环境,却各自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接下来,“天涯不碍五更风,可是凄凉一样到伊侬”一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无论是在遥远的天涯,还是在静谧的夜晚,风都无孔不入,它不分彼此地吹拂着世间万物,包括诗人的心灵。这里,诗人借风喻指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深切关怀。“泪渍偎凉掼,愁多替梦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泪水与寒凉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而“愁多替梦重”则暗示了沉重的忧愁不仅占据着心灵,甚至让梦境也变得沉重不堪。这一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最后,“便成睡去也匆匆,索性疏钟斜月各惺松”以一种略带解脱的语气收尾。即使在梦中,时间也依旧匆匆流逝,仿佛连梦境也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希望在梦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丝宁静,无论是疏落的钟声还是斜挂的明月,都在为这份宁静添上一笔淡淡的诗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其对生命、孤独、忧愁以及对超脱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