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仿
悼亡
节日
抒情
写景
亲情
读书
回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癸丑除夕的场景,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敬畏。首句“堂前陈枣栗,焚香展先容”描绘了除夕祭祖的庄重气氛,摆放的枣栗象征着对祖先的敬奉,焚烧的香烟缭绕,显出对先人的缅怀。接下来,“坠霜无返晨,惊水无回风”寓言时间流逝,暗示岁月不待人。诗人感慨“孤露遘家酷,一星将告终”,表达自己在严酷的家庭环境中孤独成长,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诗》《书》中的教诲未能完全遵循,内心充满悔意。“今辰拜阶下,胜衣异儿童”描述了除夕成人礼的场景,与儿时相比,此刻的心情更为复杂,既有成年的自豪,又有畏惧责罚的忐忑。最后两句“仰首见遗挂,欲就将何从”表达了对祖先遗训的迷茫,不知如何接续。而“烛花散影堂,还照莱衣红”则以视觉形象收尾,烛光映照着红色的衣物,既象征着节日的喜庆,也暗含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责任。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除夕的仪式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清代士人对家族传统和自我反省的重视。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