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写人
哲理
抒情

赏析

这首诗《长庆和尚赞》由唐代诗人省澄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与精神境界。首句“缁黄深郑重”,以“缁”和“黄”分别指代僧人的袈裟颜色,暗示了和尚的庄严与虔诚。“深郑重”则强调了这种庄严与虔诚的深刻与庄重,表现了和尚对佛法的敬畏之心。次句“格峻实难当”,“格峻”形容和尚的修为或德行之高,难以企及。“实难当”则表达了对这种高度的敬仰与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挑战。后两句“尽机相见处,立下闭僧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尽机相见处”可以理解为在各种情境下都能与佛法相会,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对佛法的追求与实践。“立下闭僧堂”则可能意味着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静心闭关,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于内心的修炼与领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高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与庄严,以及对佛法的不懈追求与实践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和尚高尚品德与深厚修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