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朱
伯
英
遗
诗
我
辈
清
怀
书
自
将
,
不
须
才
与
古
人
当
。
佳
辰
美
概
无
穷
尽
,
险
语
高
词
尔
转
相
。
吏
隐
未
能
离
扰
扰
,
诗
情
犹
得
慰
皇
皇
。
如
君
逸
格
谁
忘
羡
,
騕
袅
终
难
困
服
箱
。
抒情
赞美
情感
读书
佳节
词欣赏
表达友情
赞颂人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谢朱伯英遗诗》。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首联“我辈清怀书自将,不须才与古人当。”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的精神境界足以自成一格,无需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比较。这种自信和独立思考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肯定和对传统文学的超越。颔联“佳辰美概无穷尽,险语高词尔转相。”赞美了友人赠诗中的美好意境和深邃哲理,认为其中蕴含的佳句和高远的言辞是无穷无尽的,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不仅是对友人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诗歌创作中意境与语言完美结合的追求。颈联“吏隐未能离扰扰,诗情犹得慰皇皇。”揭示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内心仍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也展现了诗歌在个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尾联“如君逸格谁忘羡,騕袅终难困服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独特风格的钦佩和羡慕,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骏马(騕袅)也无法完全束缚住其自由奔腾的灵魂。这不仅是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诗歌艺术的赞赏,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作为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韦骧
1176首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明·左国玑
野人避徵书,不受朝簪扰。忽弃紫金鱼,来寻白鸥鸟。夷门城东甘隐居,蓬草不见谈玄庐。皆云管乐能龙卧,谁识虞卿亦著书。炎天尔跨青骡走,何意敲门访巢叟。入林一笑草堂开,习习凉飙吹.....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