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阳
腊
除
杂
咏
(
其
二
)
债
主
催
今
夕
,
逋
家
约
过
年
。
扣
门
忙
丙
夜
,
已
是
过
年
天
。
节日
春节
冬季节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债主催债的紧迫情境与时间的紧迫感,展现了民间生活中的经济压力与社会习俗。通过“今夕”、“过年”等词,诗人巧妙地将催债场景置于年关这一特殊时刻,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氛围和情感的深度。首句“债主催今夕”,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事件的核心——债主在除夕之夜前来催讨债务,营造出一种紧迫、紧张的气氛。除夕之夜本是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时刻,而债主的突然造访打破了这份宁静,给家庭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次句“逋家约过年”,“逋家”指欠债的家庭,这里暗示了债务问题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而“约过年”则意味着欠债者有意拖延至新年之后再解决,但债主的突然到访打乱了这一计划,使得问题更加紧迫。第三句“扣门忙丙夜”,“丙夜”指的是子时至丑时之间,即深夜,说明债主是在一个相对安静、人们准备休息的时间前来,突显了催债行为的不寻常和对家庭生活的干扰。同时,“忙”字形象地描绘了债主催债的急迫状态,也反映了欠债者在面对债务时的慌乱与无助。最后一句“已是过年天”,在字面上表示时间已进入新的一年,但实际上也暗含着对旧债未清、新年新希望破灭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欠债者未来处境的担忧,预示着新年可能不会带来预期的解脱或改善。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人物在年关之际面临的经济困境和社会压力,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社会现实的一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
施琼芳
10首
一字星阶,早年徙居台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任江苏知县,升任六部主事。请求养亲回乡,在台湾海东书院授徒,与诗友结社吟哦。著有《石兰山馆遗稿》等诗文集多种
猜您喜欢
乙巳年春联
清·吴恭亨
岁首为春,吾国亦地球六十三国之一国;欧元殊亚,今年是耶历千九百年又五年。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七)
宋·释居简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岭外守岁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和范至能元日
宋·项寅宾
献岁身留外,思家恨满中。桃符禳厉鬼,椒酒劝仙童。出谒凭羸马,题书附去鸿。青春应时节,斗柄夜摇东。
庚寅元日甲子晴
宋·洪咨夔
圣君元命是元正,三素云开甲子晴。不识姓名农圃老,相逢便与贺升平。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昼锦堂·寿孔竹所
元·朱晞颜
朱户粘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蕙兰馨。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佳音须侧耳听。报取日下蜚声。茧纸涂鸦,天上宝墨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