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写景
山水
情感
思乡
友情
景色描述
离别
送别
写景
山水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丘为赴上都》。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泣。”这里的“帝乡”指的是京城长安,也就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远行的惆怅心情。通过“歧路”的描写,可以想象到古时道路两旁常见的垂柳,柳丝随风摇曳,如同垂泪一般,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哀愁。“楚思愁暮多,川程带潮急。”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古人常以“楚”指代遥远之地,而“暮多”则是说到了傍晚时分,思绪便更多起来。接着,“川程带潮急”中,“川程”指的是河流的路径,“带潮急”则形容水流湍急,这里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远大和急迫。“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立。”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感受。这里的“潮归”指的是潮汐退去了,而“人不归”则是强调了友人的不再回来。诗人在空旷的河岸(空塘)上独立,心中充满无限哀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歧路、垂柳、暮色、川程和潮汐等,将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送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刘长卿

486首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