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岳
湘
水
澹
寒
波
,
幽
怀
任
孤
艇
。
迢
迢
望
衡
岳
,
坚
坐
移
光
景
。
中
天
跨
遥
岑
,
弭
节
诸
曜
骋
。
薄
海
詟
威
灵
,
全
荆
破
声
影
。
壮
哉
七
十
峰
,
岂
即
非
仙
境
。
气
侔
鹑
火
烈
,
功
配
炎
曦
炳
。
圭
璧
走
皇
王
,
乾
坤
一
何
永
。
我
行
尚
峰
阴
,
我
志
超
绝
顶
。
云
深
石
道
险
,
叹
息
空
引
领
。
写景
咏物
地点
抒情
励志
赞美山川
豪迈
山水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望岳》描绘了湘水之畔的清冷景象和对衡岳的远眺。首句“湘水澹寒波”以湘江的寒波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着,“幽怀任孤艇”表达了诗人独自泛舟湖上的孤独心境,也暗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迢迢望衡岳,坚坐移光景”写诗人凝视远方的衡山,时间在专注的凝望中悄然流逝。诗人乘舟上行,仿佛与星辰共舞,“中天跨遥岑,弭节诸曜骋”,形象地展现了他跨越山巅,驾驭星辰的壮志豪情。“薄海詟威灵,全荆破声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衡岳的敬畏和征服的决心,以及其影响之深远。接下来,诗人赞叹衡山的七十峰如仙境般壮观,赞美其气势与太阳的炽热相比肩,功绩堪比光明。“圭璧走皇王,乾坤一何永”运用瑰丽的比喻,将衡岳比作帝王的宝器,象征江山稳固,天地永恒。诗人表达自己虽行走在山间,但志向超越了峰顶,意欲攀登至更高处。最后,“云深石道险,叹息空引领”描绘了山路的艰险,诗人只能空自引领,发出感叹。整首诗通过描绘湘水、衡岳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自我挑战的决心。
张吉
399首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