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
牧
庵
即
事
为
李
元
素
作
竹
风
吹
落
疏
疏
雨
。
纨
扇
收
残
暑
。
小
轩
蓦
地
细
香
来
。
莫
是
邻
家
早
有
木
犀
开
。
玉
环
穿
耳
谁
家
女
。
自
献
歌
金
缕
。
新
声
和
彻
紫
檀
槽
。
袖
出
乌
丝
才
说
要
挥
毫
。
写景
抒情
咏物
桂花
秋天
情感
闺怨
城市
赏析
这首元代姚燧的《虞美人·牧庵即事为李元素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闲适画面。"竹风吹落疏疏雨",以竹叶与微雨相交织,营造出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纨扇收残暑",形象地写出夏末秋初,人们用纨扇驱散余热的情景。"小轩蓦地细香来",此处的"细香"可能是从邻家飘来的桂花香气,"莫是邻家早有木犀开"进一步猜测这香气源于早熟的木犀花,增添了神秘与遐想。接下来的"玉环穿耳谁家女",通过想象一位女子佩戴玉环的形象,引出下文的音乐场景。"自献歌金缕",女子自弹自唱,歌声如金缕般细腻动听,"新声和彻紫檀槽"则描绘了她用紫檀制作的乐器伴奏,声音悠扬。最后两句"袖出乌丝才说要挥毫",女子展示出她的才华,准备提笔写字,整个画面充满了文人雅趣和生活气息。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姚燧
73首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