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感
怀
病
后
逢
除
夕
,
灯
前
感
壮
心
。
梅
花
万
古
色
,
云
树
一
庭
阴
。
客
去
仍
悬
榻
,
歌
成
复
听
琴
。
蘧
瑗
思
寡
过
,
千
载
有
知
音
。
节日
怀旧或抒情
梅花咏物
病愈励志
春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在除夕夜病愈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深深叹息。首联“病后逢除夕,灯前感壮心”,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除夕夜,诗人刚刚从病中恢复,独自坐在灯下,心中涌起对青春岁月的感慨。这里的“壮心”既指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也暗含对生命短暂、韶华易逝的无奈与哀叹。颔联“梅花万古色,云树一庭阴”,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梅花虽历经千年,其颜色依旧,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云树笼罩庭院,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与上句形成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颈联“客去仍悬榻,歌成复听琴”,描述了诗人待客的热情与对艺术的热爱。即使客人离去,他依然保持着好客之心,准备迎接新的朋友;创作完一首歌曲后,又弹奏起琴曲,享受音乐带来的慰藉。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尾联“蘧瑗思寡过,千载有知音”,引用了《庄子》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反省自我、追求完美的心境。蘧瑗是古代一位善于自省的智者,诗人以之自比,表示自己希望减少过错,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音的渴望,这种知音在千载之下依然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交流的向往和执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艺术以及自我完善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猜您喜欢
乙巳年春联
清·吴恭亨
岁首为春,吾国亦地球六十三国之一国;欧元殊亚,今年是耶历千九百年又五年。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七)
宋·释居简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岭外守岁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庚寅元日甲子晴
宋·洪咨夔
圣君元命是元正,三素云开甲子晴。不识姓名农圃老,相逢便与贺升平。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昼锦堂·寿孔竹所
元·朱晞颜
朱户粘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蕙兰馨。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佳音须侧耳听。报取日下蜚声。茧纸涂鸦,天上宝墨犹.....
除夕对菊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秋菊真佳士,同倾饯岁觞。相依忘甲子,不觉见春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