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
州
七
夕
李
景
渠
大
参
夜
集
李
传
柱
史
邺
侯
之
术
芙
蓉
江
上
暂
维
舟
,
河
渚
惊
回
鹊
渡
秋
。
尘
驭
几
时
陪
控
鹤
,
流
槎
何
处
问
牵
牛
。
一
庭
斜
月
中
宵
影
,
万
叠
遥
山
半
醉
眸
。
已
傍
真
仙
传
閟
术
,
不
教
磊
砢
入
乡
愁
。
写景
节日
七夕节
抒情
写山
怀古
赞颂
佳节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韶州七夕之夜,与友人李景渠、李传柱、邺侯相聚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联“芙蓉江上暂维舟,河渚惊回鹊渡秋”以江面的芙蓉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后点出季节为秋天,通过“河渚惊回鹊渡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聚会的地点和氛围。颔联“尘驭几时陪控鹤,流槎何处问牵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其中,“尘驭”指世俗生活,“控鹤”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流槎”和“牵牛”分别引用了《庄子》中的典故,流槎指的是随水漂流的木筏,牵牛则是指牛郎星,这里借以表达对自由自在、远离尘世束缚生活的向往。颈联“一庭斜月中宵影,万叠遥山半醉眸”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的景色,月光斜照,山影交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醉与陶醉。尾联“已傍真仙传閟术,不教磊砢入乡愁”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仙术的追求,希望借此摆脱世俗的烦恼和忧愁,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游朴
406首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