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
李
东
琪
闻
君
昨
日
到
长
安
,
驿
路
风
尘
乍
解
鞍
。
古
寺
楼
台
高
避
暑
,
晴
天
松
柏
昼
生
寒
。
亲
知
把
臂
他
乡
少
,
贫
贱
论
交
此
地
难
。
我
自
飘
零
归
未
得
,
秋
江
劝
尔
弄
渔
竿
。
写景抒情
秋天景色
怀古情感
友情
励志
城市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升所作的《柬李东琪》。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东琪到达长安的问候,以及对长安生活的想象和感慨。首句“闻君昨日到长安”,直接点出友人的到来,流露出关切之情。接着,“驿路风尘乍解鞍”描绘了旅途劳顿后暂歇的情景,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两句,通过描绘长安的古寺和清凉环境,展现了长安的风貌,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能在新环境中稍作休憩的欣慰。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长安的宁静与清凉。“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感叹在异地他乡,能与知己共度时光、共话贫贱之交实属不易。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最后,“我自飘零归未得,秋江劝尔弄渔竿”则是诗人自述自己的漂泊状态,未能回归,只能遥祝友人在长安找到乐趣,不妨在秋江垂钓,享受生活。这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场景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洪升
14首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猜您喜欢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其一)
明·夏良胜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次韵答盐官傅秀才
宋末元初·戴表元
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
用子行韵简周景远应奉
元·任士林
供奉平生酒,中郎绝代书。自便青琐直,未放碧山居。辈行人谁在?行藏意自如。丝纶须世掌,曾识典坟初。
闻元方辞典教之职为省府所留遂用前韵以慰其怀归之念安其传道解惑之心也(其二)
明·宋讷
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和储子椿竹(其二)
宋·李之仪
楚楚相亲岂偶然,依依随处自成竿。固应表见风尘外,莫作寻常草木看。好事借名真有谓,多言虽巧不能寒。相思乍可食无肉,一日无君恰似难。
赠柳文学(其一)
明·沈鍊
只今并棹访庭闱,秋日扬鞭达帝畿。遥知早佩黄金印,终然不脱芰荷衣。
沁园春·爱日园感怀
清·范邃
此日园林,十分寂寥,来游怆神。看青峰僵骨,插天如削;枮杨冻影,匝地将春。风景俱幽,弟兄皆妙,正好追欢岁欲陈。他休问,只千秋松柏,白首如新。常年鹿鹿何因。未免叹飘零折角巾。.....
投赠张斗野(其二)
宋·释善珍
曩岁怀忠扣帝阍,东游未久赦虞翻。流芳千载凛生气,拜赐九河湔泪痕。钓艇带烟飞鹭渚,辔驴冲雪早梅村。虽云冷淡穷生活,刺绣终胜倚市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