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卢
疏
斋
就
以
赠
别
二
首
(
其
一
)
百
川
昼
夜
流
,
万
折
不
能
止
。
群
山
势
崩
奔
,
终
古
乃
在
此
。
人
生
费
推
挽
,
三
叹
中
夜
起
。
潇
湘
有
佳
人
,
朗
月
鉴
秋
水
。
思
之
不
可
见
,
旷
若
隔
千
祀
。
相
逢
在
岁
晏
,
使
我
寝
食
美
。
又
言
当
远
别
,
东
去
数
千
里
。
何
由
小
踌
躇
,
招
招
彼
舟
子
。
山水
离别
抒情
写景
赞美
写水
情感
思乡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人生的感慨。开篇“百川昼夜流,万折不能止”,以奔腾不息的江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尽循环。接着“群山势崩奔,终古乃在此”,通过巍峨的山脉展现大自然的永恒与坚韧。诗人继而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费推挽,三叹中夜起”。生命如同江河与山川,虽有起伏,却难以阻挡,引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反思。接下来“潇湘有佳人,朗月鉴秋水”,转而描写一位在潇湘之地的美丽女子,她如同明月般照耀着清澈的秋水,象征着高洁与纯净。“思之不可见,旷若隔千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却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最后“相逢在岁晏,使我寝食美”,预示着尽管相聚短暂,但那份情感的美好足以让人回味无穷。而“又言当远别,东去数千里”则点明了离别的主题,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分别将带来深深的不舍与思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以及离别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程钜夫
61首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