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写景抒情
抒情送别
柳树
春季写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同祖的《送客》,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沉感慨和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开篇“千金难买是心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强调这种感情不是用任何物质能够衡量或交换的,它是内心深处的理解和认同。接着“谁遣相亲又语违”,表现了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在某些时候也会产生分歧和误解。这里的“相亲”可能指的是朋友或者知己,但即便如此,沟通和理解之间仍然存在隔阂。最后两句“杨柳若知行客恨,不教飞絮扑春衣”,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离别之情。杨柳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以及别离的情愫,诗人借此表达如果连杨柳都能感受到旅人的哀愁,它也不会让落絮扰乱春衣,即便是自然界,也在尊重和理解行者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强调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隔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共鸣。王同祖巧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使这短短四句诗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猜您喜欢

留别雪堂呈子瞻
宋·释道潜
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秋日书怀即寄谢酉卿
清·缪徵甲
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秋日怀李仁卿
元·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送茅荐卿之官白下
明·吴梦旸
筹国常存感慨余,一身牢落鬓萧疏。官闲勿谓全无事,前岁闻君有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