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百
一
诗
(
其
三
)
豫
让
感
知
己
,
之
死
无
二
心
。
青
茾
敦
友
义
,
捐
躯
酬
断
金
。
煌
煌
彼
二
节
,
照
曜
古
与
今
。
国
士
有
馀
誉
,
参
乘
无
知
音
。
何
当
续
良
史
,
鸿
笔
兴
幽
沉
。
友情主题
赞美题材
怀古题材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续百一诗》中的第三首,主要赞扬了豫让对知己赵襄子的忠诚和无私的友情。豫让为了报答赵襄子的知遇之恩,不惜生命,决心刺杀他以完成对智伯的承诺,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被诗人高度评价。"青茾敦友义"一句,青茾象征着坚贞,敦厚的友谊超越生死。"捐躯酬断金"则直接描绘了豫让的英勇行为。诗人感叹像豫让这样的国士虽有高尚的声誉,但知音难觅,表达了对这种忠诚友谊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期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继续弘扬这种深沉而伟大的历史精神。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杨慎对中国古代忠义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杨慎
1519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杀一围
清·洪亮吉
撮许贼,何能为,官家更劝杀一围。平阳城头贼锋挫,美人不来城不破。严兵何纷纷,伐鼓何喧喧,美人一呼官家奔。官家奔,亦何往。君不见马上徒膺祎翟荣,车前已作降王长。
结交行
宋·强至
贵友高车照簪组,富友黄金轻粪土。二友方论富贵交,以漆倾胶入心腑。一朝金尽囊无馀,门前不见簪组车。贵人今车底似昔,早失黄金旧时客。由来结交要势均,一轻一重难为人。滔滔世上耳.....
寄同参严康朝偈
宋·李浩
门有孙膑铺,家存甘贽妻。夜眠还早起,谁悟复谁迷。
题东山高卧图
元·刘鹗
君不见今将官,徒知学公携妓游东山。一朝传闻贼至关,匹马远窜不复还。又不见桓司马、秦苻坚,叛逆之气凌云烟。惟公胸中兵甲全,成功谈笑神怡然。嗟哉!方今群盗等蝼蚁,之子见公应愧.....
观烧劫图
明·郑文康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一)
明末清初·彭孙贻
百六乾坤血战年,惊看北极震幽燕。风雷晦冥娲皇冢,神鼎沉沦泗水烟。缟素万方同野哭,英灵九庙正孤悬。远人空有敷天恨,泪尽田横海岛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