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
怀古题材
宗教题材
抒情

赏析

这首诗名为《观烧劫图》,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悲惨的画面,通过“福严寺”、“秃鹙儿”、“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等意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福严寺里秃鹙儿”,开篇即以“福严寺”这一佛教圣地为背景,却出现了“秃鹙儿”,象征着和平之地遭受了破坏与侵犯。“不竖幡幢竖贼旗”,进一步揭示了寺庙被敌对势力占领,和平与信仰的标志被叛逆者的旗帜所取代,暗示了战争的入侵与破坏。“白昼杀人凭佛力”,在白天的光明之下,生命被无情地剥夺,而这一切却发生在“凭佛力”的地方,即本应是庇护与救赎之所的寺院内,这不仅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也是对人性扭曲的深刻揭露。“严沙沟变火坑池”,最后两句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原本平静的沙沟变成了燃烧的火坑与深不见底的池塘,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

郑文康

278首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您喜欢

昆阳行
明·薛瑄
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
杀一围
清·洪亮吉
撮许贼,何能为,官家更劝杀一围。平阳城头贼锋挫,美人不来城不破。严兵何纷纷,伐鼓何喧喧,美人一呼官家奔。官家奔,亦何往。君不见马上徒膺祎翟荣,车前已作降王长。
铁笔歌
唐·张巡
皇天生我兮男子,君王用我兮熊罴。力拔山兮势雄,气贯日兮虹霓。月正明兮磨枪砺剑,星未落兮击鼓掀旗。捣贼室兮焚寨,脔贼肉兮充饥。食马革兮计尽,杀妻妾兮心悲。为厉鬼兮身被铁甲,.....
续百一诗(其三)
明·杨慎
豫让感知己,之死无二心。青茾敦友义,捐躯酬断金。煌煌彼二节,照曜古与今。国士有馀誉,参乘无知音。何当续良史,鸿笔兴幽沉。
过吕堰驿访王听夫先生祠
清·白恩佑
闻道王巡检,当年此效忠。骨沈流水碧,血染战袍红。势迫心愈奋,官卑气自雄。我来访祠宇,懔懔想英风。
雁门
明·谢榛
昔年雁门路,霜气逼征鞍。野望天何惨,徒行老更难。人烟隔水静,鬼火照沙寒。战伐空悲感,风凄戍角残。
塞下曲(其二)
清·顾炎武
一从都尉生降去,夜夜魂随塞雁芦。陛下宽仁多不杀,可能生入玉门无。
战城南
明·温纯
战城南,敌可灭。矢及远,马如铁。火齐炽,水立绝。愤乘骄,鼓待竭。卫霍生,左贤折。饥餐肉,渴饮血。幕南空,汉耻雪。战城南,敌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