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扇
濯
濯
齐
纨
素
,
团
团
明
月
辉
。
舍
羞
王
氏
女
,
失
宠
汉
宫
妃
。
出
入
心
犹
在
,
炎
凉
态
已
非
。
自
甘
藏
箧
笥
,
不
敢
触
寒
威
。
咏物
宫怨
秋节
写景
情感
婉约
赏析
此诗《秋扇》以秋扇为喻,描绘了女子命运的无常与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寓意和情感。首句“濯濯齐纨素,团团明月辉”以“齐纨素”比喻女子的华美衣裳,以“明月辉”象征其清雅脱俗的气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高洁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舍羞王氏女,失宠汉宫妃”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女子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暗示了她曾有过辉煌与荣耀,但最终却因某种原因失去了宠爱,如同王昭君被遗弃,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遗憾。“出入心犹在,炎凉态已非”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变化。即使经历了世事的冷暖更迭,她的心中仍存有对过往的眷恋与不舍,但外在的境遇已经让她无法保持当初的那份纯真与热情。最后,“自甘藏箧笥,不敢触寒威”表达了女子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她选择默默承受命运的不公,不再轻易触碰那可能带来伤害的外界,如同将自己珍藏于箱箧之中,远离尘嚣,独自面对岁月的流逝。整首诗通过对秋扇这一物象的描绘,寓言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命运变迁与内心挣扎,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深刻洞察。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