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
阳
我
送
舅
氏
,
曰
至
渭
阳
。
何
以
赠
之
?
路
车
乘
黄
。
我
送
舅
氏
,
悠
悠
我
思
。
何
以
赠
之
?
琼
瑰
玉
佩
。
送别
思乡
思念
亲情
情感表达
礼仪赞美
译文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什么礼物送给他?一辆大车四马黄。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娘亲。什么礼物送给他?美玉饰品表我心。
赏析
这首诗选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學中的一部重要經典,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種詩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何以赠之,路车乘黄”一句中,“路车”指的是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而“乘黄”则是指车辆的颜色为黄色。在古代,黄色是皇家及高贵者的专用颜色,这里可能表示舅氏地位尊贵,或许只是为了表现赠送之物的珍贵与尊荣。接着,“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心情。“悠悠”形容心绪的长久和深沉,显示出诗人对舅氏离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深。最后,“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则是写到赠送的礼物,这里的“琼瑰玉佩”代表了珍贵的装饰品或玉器,象征着纯洁、高雅,也反映出诗人对舅氏的尊重和送别时的情感深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之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离去者的祝愿。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采莲令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
绕佛阁
清·杨玉衔
冻禽戢影,阑雪澹糁,花落人悄。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密意付钗卜,带解蟢飞羞向道。还记燕梁,双栖亲语.....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
燕归梁
明末清初·屈大均
几片春光燕嘴边。红湿露啼鲜。海棠丝短也相牵。残梦后,断魂前。粉馀飞雪,香消沉水,无计更留仙。东风好,送向花田。花麝土,早成烟。
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
明·王越
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
添字采桑子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新丘爽气充庭宇,每值良宵。女伴招邀。月下吹笙和玉箫。休待鹊成桥。看看又是初三月,眉样娇娆。镜里偷描。无柰连年怨别离,宿翠已全销。
如梦令(其二)
宋·赵长卿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