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鲁
木
齐
杂
诗
之
物
产
(
其
一
)
蒲
桃
法
酒
奠
重
陈
,
小
勺
鹅
黄
一
色
匀
。
携
得
江
南
风
味
到
,
夏
家
新
酿
洞
庭
春
。
咏物
城市物产
夏日饮品
赞美酒
边塞风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一种特色饮品——葡萄美酒与江南风味的融合。诗中以“蒲桃法酒”指代葡萄美酒,形象地展示了这种酒的品质与制作工艺。通过“小勺鹅黄一色匀”,细腻地刻画出酒液色泽的纯净与柔和,仿佛是初夏阳光下的温暖色调。接着,“携得江南风味到”一句,巧妙地将江南的清新雅致与新疆的醇厚酒香相结合,展现了东西文化的交融之美。最后,“夏家新酿洞庭春”不仅点明了酒的时令与产地,更赋予了酒以生机与活力,如同洞庭湖畔春日的生机勃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成功地勾勒出新疆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文化韵味。
纪昀
184首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