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鲁
木
齐
杂
诗
之
民
俗
(
其
二
)
割
尽
黄
云
五
月
初
,
喧
阗
满
市
拥
柴
车
。
谁
知
十
斛
新
收
麦
,
才
换
青
蚨
两
贯
余
。
边塞
民俗
夏收
交易
城市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初夏时节的农事活动与当地民俗风情。首句“割尽黄云五月初”以“黄云”比喻成熟的麦田,形象地展现了五月麦收季节的景象,金黄色的麦田如同云朵般铺展在大地上。接着,“喧阗满市拥柴车”描绘了丰收后集市上热闹非凡的场景,人们用柴车装载着收获的粮食,显示出丰收的喜悦和繁忙的交易景象。后两句“谁知十斛新收麦,才换青蚨两贯余”,则揭示了当地农产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巨大差异。十斛(古代容量单位)的新麦,仅仅能换取两贯余的青蚨(一种货币单位),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下的物价水平和农民的收入状况,流露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纪昀
184首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猜您喜欢
胡姬曲(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食驼乳糜,暮饮马潼酒。胡女解媚人,琵琶不离手。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九)
清·林则徐
作善人称倭布端,诵经邀福戒鸦瞒。若为黑玛娃儿事,不及供差有朵兰。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六)
清·王芑孙
有天无佛是回疆,俗祀祆神旧史详。七日阿浑同拜月,三年墨克去烧香。
城东逆旅
宋·陆游
店家乞火燎征衣,湿竹生薪不受吹。更甚从戎戍边日,正如随计入关时。百年扰扰梦相似,万事悠悠心自知。赖有床头周易在,不妨清坐忍朝饥。
塞上秋日倡巫伎人集无近远婆娑歌舞接朝夕合唱凄动旧俗以地多战死为之赛祀吹响流感娱殇魂慰厉怒祈保岁谷盖余风遗音至今
清·胡天游
打鼓锦蛇斑,翎花粹带翾。神弦秋树里,青幛国殇还。岁得虚疑定,魂招祇未关。婆娑自遗俗,歌咽几红颜。
宁古塔杂诗(其十三)
清·杨宾
迟日争游宴,豪家直一金。不嫌几席少,偏爱酒杯深。风俗誇卢橘,人情厌海参。浑忘绝塞苦,醉里即狂吟。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八十二)
元·杨允孚
不须白粲备晨炊,乳酪羊酥塞北奇。泥土炕床银瓮酒,佳人椎髻语侏离。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九)
清·纪昀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