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赞美仙子
春日景色
隐居生活写照

赏析

这首《晓仙谣》描绘了一幅清晨仙界的宁静与祥和景象。开篇“金鸡初号天未晓”,以金鸡报晓为引,暗示时间之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绮阁沉沉漏声杳”一句,通过描写深沉的阁楼和消失的滴漏声,进一步强化了清晨的寂静。“月华淡白涵春风,窗外碧桐青凤小”两句,将月色与春风吹拂的景象融合,窗外的碧桐与青凤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灵动。这里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高超的描绘技巧。“蕊珠仙子素霓裳,腰间玉玦双明珰”描绘了仙子的服饰,素雅的霓裳与腰间的玉玦明珰,不仅体现了仙子的高洁与美丽,也暗示了其非凡的身份与地位。“曜灵犹未启初景,飘飘欲得云间翔”中,“曜灵”指的是太阳,尚未升起,仙子却已展现出飞翔于云间的姿态,表达了仙界的自由与超脱。“琅函夙授长生箓,服气餐霞胜辟谷”揭示了仙子修炼的秘籍与方法,通过服气餐霞来追求长生不老,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长寿与超凡脱俗的向往。最后,“青鸾有信喜相邀,瑶池早晚蟠桃熟”以青鸾作为使者,邀请仙子共赴瑶池,品尝成熟的蟠桃,预示着仙界中的欢聚与美好。整体而言,《晓仙谣》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界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和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猜您喜欢

江上送别
唐·朱放
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题师陶阁
明末清初·彭孙贻
布帘城曲枕疏楼,坐拥紫桑半卷游。寂寞寒花温鹤絮,风尘人事罢渔钩。茅堂高寄馀双眼,短剑哀鸣已十秋。且复孤吟随燕雀,青山白榻卧黔娄。
题汪水云诗卷(其十)
宋·罗志仁
杨柳苏堤欠补栽,谁能瀛屿种添梅。去年我与西湖别,健在明年又会来。
独酌
明·郭谏臣
雨洗长天净,霞飞落照明。行看秋色远,坐觉晚凉生。独酌聊乘兴,幽栖不用名。醉吟空向夕,四壁乱蛩鸣。
辛卯岁年五十须鬓有变白者(其一)
明·韩雍
百粤平来见二毛,七年犹未脱征袍。圣明倚托非常重,敢对时人话独劳。
江南曲八首(其三)
唐·刘希夷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蝶恋花(其三)
宋·陈允平
寂寞长亭人别后。一把垂丝,乱拂闲轩牖。三月春光浓似酒。传杯莫放纤纤手。金缕依依红日透。舞彻东风,不减蛮腰秀。扑鬓杨花如白首。少年张绪心如旧。
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宋末元初·汪元量
晓出城南信杖藜,江乡小圃百花开。侑尊妓女骑驴去,顶笠僧官跃马来。几架秋千红袅娜,数行箫管绿低徊。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