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自然
咏物
抒情
哲理
夏天
写鸟
情感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苏仲眼中的一幅生机勃勃、和谐自然的景象。诗人在“朱明”时节漫步,以杖藜为伴,观赏繁花,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首联“景入朱明物候丰,杖藜扶我看花丛”,开篇点题,以“朱明”指代夏季,描绘了一幅万物生长、繁花似锦的景象。诗人亲自手持藜杖,步入花丛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夏日的生机与美丽。颔联“暗窥黄雀依林蜢,啄破鹪鹩捲叶虫”,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们的生活状态。黄雀在树林间觅食,依附于林中的蚱蜢;而鹪鹩则在卷曲的叶子下寻找食物。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生存竞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平衡性。颈联“萱草傍池花淹露,芰荷出水叶迎风”,进一步展示了夏日水边的景色。萱草环绕着池塘,花朵沾满了露珠,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而芰荷则从水中挺立而出,叶片随风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尾联“心闲便觉全无恙,况在乾坤浩荡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在如此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安宁,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这一联揭示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在自然怀抱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和谐的理念。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