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四
首
(
其
一
)
银
汉
清
秋
万
里
遥
,
月
开
妆
镜
桂
云
消
。
可
怜
精
卫
空
填
海
,
不
及
天
孙
鹊
驾
桥
。
节日
爱情
写景
咏物
秋天
七夕节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冯琦的《七夕四首(其一)》描绘了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的景象。"银汉清秋万里遥",诗人以银河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秋夜星空的辽阔画面,银汉(银河)在清冷的秋季显得尤为明亮。"月开妆镜桂云消",月亮如妆镜般明亮,映照在广袤的天空中,连带着飘散的桂花云也仿佛被月光洗净。接下来的两句,"可怜精卫空填海,不及天孙鹊驾桥",诗人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是神话中的小鸟,试图用小石子填平东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天孙"指的是织女,"鹊驾桥"则是指每年七夕,喜鹊们会在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精卫填海的同情和对爱情的向往,暗示了人间夫妻分离的无奈与七夕佳节团圆的美好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秋银河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传说,寓言深刻,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