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悼亡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所作的《挽陈惟学(其一)》。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首联“恋主依依盼玉除,遗编忽复启青乌”,开篇即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眷恋与期待,仿佛在期盼着逝者能再次出现,如同翻阅遗书时的惊喜与怀念。颔联“伤心过客空临穴,茹素慈亲正倚闾”,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强烈反差。过客空临墓穴,而慈爱的母亲却在家中倚门等待,这一场景既凄凉又感人,凸显出生命的脆弱与离别的痛苦。颈联“月透虚囊应有剑,尘荒故榻尚留锄”,运用象征手法,将逝者的物品与日常用品融入诗句之中,暗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旧存在,如同月光穿透空囊,照亮了剑的存在;尘封的旧榻上,还留有锄头的痕迹,象征着逝者生前的生活痕迹依然可见。尾联“淮南九日年年到,惆怅黄花酒满壶”,以“淮南九日”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表达了每年此时,诗人会来到这里,心中充满哀伤与怀念,借酒浇愁,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猜您喜欢

念奴娇·十四夜,乘月至三多桥酒楼,是旧与虞卿饮处,日月几何,欢游不再,赋以哭之
清·周星誉
河山满目,蓦惊心又到,黄公垆侧。腹痛一杯遥酹汝,不暖秋坟愁骨。世更谁容,天胡此醉,特造龙蛇厄。西州重过,马挝撞处都折。尚记跂脚狂呼,濡头泥饮,醉舞参军鹘。历历都如前日事,.....
吴桓王墓
元·陆友
见说桓王墓,名因父老传。如何汉社稷,竟作魏山川。壤隧秋风入,荒丘暮雨悬。唯馀碑上字,隐隐赤乌年。
忆李文正公次崔世兴符台韵(其一)
明·顾清
碧山投老始成游,总为昭陵土一抔。片语不留身后计,一生长抱域中忧。人非金石谁千古,世有神仙定十洲。欲识姓名传远近,遥天星斗大江流。
方忠文公祠
清·缪重熙
燕啄皇孙大业空,枉教筹策振英风。两朝宿学声名振,四字爰书诘责工。误国景隆偏宥罪,怜才广孝竟无功。煌煌赐谥昭殊典,聊慰忠魂冥漠中。
省谒观文之茔留题(其二)
宋·范公
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禦二边。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
厓山吊古(其二)
明·何孟伦
乱云斜日隐荒宫,王气消沈向此中。穷野腥膻俱犬彘,海门风雨泣鱼龙。誓心报国英雄尽,起义勤王事业空。多少冤魂招不得,至今长恨水流东。
谒张文献公祠
明·林弼
开元贤士张文献,落落长才际盛时。沧海明珠知价重,秋风白羽叹恩衰。凶徒已破生前胆,鸟道何劳死后思。半亩乡祠金像在,荐芳请诵八哀诗。
吊王内翰从之
元·曹之谦
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