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儒
见
和
四
诗
钦
叹
高
妙
谨
用
韵
为
答
卒
章
问
讯
汝
霖
幸
呈
似
也
(
其
四
)
好
在
苏
夫
子
,
琴
书
安
稳
不
。
尺
书
寄
双
鲤
,
一
一
无
沉
浮
。
不
见
才
几
日
,
沃
若
桑
已
稠
。
应
与
曜
庵
人
,
静
话
同
茶
瓯
。
目
送
归
飞
鸿
,
缥
渺
天
南
头
。
趣
合
略
畦
畛
,
道
同
当
共
谋
。
何
时
暂
来
旋
,
促
驾
毋
停
辀
。
写景抒情
赞美友情
怀古读书
励志惜时
写山
赏析
这首宋诗以文儒间的互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长方的赞赏和期待。首句“好在苏夫子”借用苏轼的典故,赞扬对方如同苏东坡般才情出众,生活态度安稳。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尺书寄双鲤,一一无沉浮”,描绘了他们之间书信往来的频繁且顺畅,暗示友情深厚。“不见才几日,沃若桑已稠”运用比喻,形容朋友虽然短暂分离,但彼此之间的友谊迅速增长,如同桑树叶子繁茂。诗人想象与友人曜庵人相聚时,他们会静静地品茶交谈,共享宁静时光。“目送归飞鸿,缥渺天南头”描绘了诗人遥望天边飞翔的大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寓言他们的友谊如鸿雁般自由自在。接着,“趣合略畦畛,道同当共谋”强调了他们志趣相投,即使观点相同,也有共同的规划和追求。最后两句“何时暂来旋,促驾毋停辀”表达出诗人期盼友人能暂时来访,他将热情地邀请并催促朋友前来,不要让车轮停止。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猜您喜欢
长安逢故人
唐·吴融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次韵陈君俞携酒见过
宋·李之仪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谓.....
和刘与可二首(其一)
宋·王之道
老来无柰懒,春至不胜情。万石嗟遗迹,双鱼谢寄声。压花朝雨重,酾酒夜泉鸣。细把君诗读,冰壶表里清。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冬日登南高峰
清·龚禔身
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倦欲憩松根,险思扶藤杖。遂.....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秃山
宋·王安石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踰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
明·梁元柱
山门阒寂子云居,径绕长廊落木疏。此地何人曾面壁,晚云晴护一床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