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田园生活
励志
咏物
养生哲理
自然景色
抒发情感
友情
怀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诗中多次出现“先生”一词,显示了对其尊敬之情。诗人通过描述先生与老农的交流、槐树下阴凉的氛围、手撚须发的从容,以及胸中百纸无处施展才华的慨叹,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归来下帘手撚须”一句,透露出先生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得。接着,“静看穷达如呼卢”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跃惊骀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物欲、享受简单生活的情感。“去年凿池筑潜玉”等句节,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忆和反思。而先生独自吟咏诗词,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不为外界所扰,这种境界令人向往。"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则描绘了一位老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的后半部分,先生领悟天机,手植花木,体现了其与大自然的高度融合。从“从今抱瓮十日往,欲将后健酬前劬”至“翩然那复烦双凫”,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以及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最后,“此语险怪傥未然,引年聊与昌阳俱。不须仙人九节杖,他年要与猱争途。凌霄峰头觅此老,登山过水安用扶。”则是诗人对于先生所达到的精神层次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道路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寄南叔凯
宋·释元肇
苦思南叔凯,相别已多年。生与慈云近,灯从智者传。怜渠如我癖,忤俗是诗篇。桥畔青松老,期来看瀑泉。
答黄直夫二首(其二)
宋·李彭
笔底澜翻走百川,胸中书传作丰年。自怜疲马老伏枥,绝影如公更着鞭。
重阳湖庄无菊走笔招赵季清黄一之登高
宋·曹彦约
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登高有景那能赋,唤取骚人赵与黄。
和同年话旧韵(其四)
明·倪谦
诸公抱奇节,砥柱障颓波。致主勋庸盛,匡时事业多。麒麟在灵囿,龙马出荥河。我独真驽劣,妨贤愧鬓皤。
范蠡
清·潘祖同
听罢文台一曲琴,功成宜退急投簪。当年乌喙能尝胆,绝世蛾眉尚捧心。旧友纵缘三术误,新恩还共五湖深。扁舟无复觚棱梦,虚牝君王座右金。
王龙光话旧
明·谢宗鍹
十载风烟滞故园,相看华发映青尊。论诗慷慨歌黄雀,把剑纵横讲白猿。世路多难何地免,交情久薄几人存。知君正有匡时策,未向沧江老钓缗。
复古堂为江文初赋
明·史谨
司谏云孙鬓已斑,往来湖海不辞难。新居搆近三天竺,故国遥临七里滩。别后几番劳梦寐,归时还欲制纶竿。一生自有松篁操,合向林泉老岁寒。
答关伯玉
明·欧大任
雪中孤骑过津头,忽忆江南旧酒俦。讲肆且将留马队,隐君宁得问菟裘。山梅腊尽谁开阁,海雁春来尚满洲。五斗折腰君莫笑,十年书剑在罗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