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绛
唇
一
点
胭
脂
,
甚
由
惹
起
单
于
恨
。
醉
馀
妆
竟
,
不
怕
樱
红
褪
。
茗
啜
春
风
,
浅
吸
娇
云
润
。
兰
膏
沁
。
镜
开
重
揾
。
淡
拭
唇
边
粉
。
写花
赞花
春天
咏物
情感
爱情
婉约
赏析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化妆的情景,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诗中“一点胭脂”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精致而略带神秘的场景。胭脂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之一,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娇艳。通过“甚由惹起单于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可能引发他人的嫉妒或爱慕之情,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接着,“醉馀妆竟,不怕樱红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化妆的过程和自信的态度。即使在醉酒之后,她依然精心打扮,不惧怕樱红色的口红褪去,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执着追求和自我肯定的精神。“茗啜春风,浅吸娇云润”则通过饮茶和吸入轻柔的云气来比喻女子的清新脱俗,以及她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雅。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诗人对其内在气质的赞美。最后,“兰膏沁。镜开重揾。淡拭唇边粉”四句,细腻地描述了女子化妆的细节过程。兰膏的香气渗透肌肤,镜子开启后,她再次轻轻擦拭唇边的粉黛,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化妆技艺的精湛,也体现了女子对于美的极致追求和对自身形象的精心呵护。整体而言,《点绛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化妆的美丽瞬间,更蕴含了对女性独立、自信和对美的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古意
唐·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厓。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