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齿
哲理
励志
情感
道德修养
人生哲理
亲情友情
道德赞颂
人生劝诫

赏析

这首诗歌颂的是修身养性、处世为人的道德准则,强调善恶的选择和后果。开篇即提出“善为尔诸身,行为尔性命”,意味着要以善良之心来塑造自己的各个方面,行事也应符合自己的本性。接着,“祸福必可转,莫悫言前定”表达了因果报应的理念,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可预定。中间部分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自我修养,如“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则美无不克,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是亨贞吉。”这是倡导一种以身代入他人的处世态度,既能欣赏他人的成就,也能反思自己的不足。后续部分则警示人们要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如“善善恶恶,不得不作。无见贵热,谄走蹩躠。”意思是不论地位高低,都应坚持做好事、避免做坏事,不应因贪图虚名而失去自我。诗中还多次出现对古圣教诲的引用,如“忠孝信行,越食逾衣”,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同时,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如“身危彩虹,景速奔马。胡不自彊,将升玉堂。”这是鼓励人们在面临困境时要自强不息,努力提升自己。结尾部分则进一步阐述了德行与后世的关系,以及个人修养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如“天人之行,尽此而已。”这是指出这些道德规范是天地间、人伦之间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不可或缺的。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集哲理与劝诫为一体的作品,它通过对善恶、得失、修养等多个层面的讨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贯休

738首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猜您喜欢

湖南学使院联
清·吴省兰
畏简书并畏人言,常以无欺盟夙夜;正文风先正士习,惟将有耻勖胶庠。
五言白话诗(其十六)
唐·缺名一
狼多羊数少,莫畜恶儿子。年是无限年,你身甚急速。有意造罪根,无心念诸佛。你从何处来,脓血相和出。身如水上泡,暂时还却没。魂魄游空虚,盲人入暗窟。生死如江河,波浪?啾唧。
辨觉
明·罗洪先
白日照中土,坦坦万里途。谁哉向溟濛,颠倒守一隅。沈溺未始悟,翻笑他人愚。荼苦甘自螫,迷索不为劬。我以群梦中,长啸声何孤。起视参与井,落落半有无。启明挂东壁,闻鸡狂惊呼。慷.....
人寿至耄期
宋·陆游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一念愧屋漏,一言诳孩童。老.....
读留侯传书后
清·张廷寿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何.....
劝人(其十六)
唐·义存
满天不见路,万里迷也没。问汝世间人,何时得成佛?
杂感六首(其四)
宋·黎廷瑞
元阳秋转碧,积冻春更好。草力乃如斯,人生得草草。寒暑浩茫茫,哀哉未闻道。
法曲第五煞/法曲
宋·曹勋
多景推移。便似风灯里。将尘寰喻,尘里白驹过隙。今世过却,来生何处觅。失时节。生死到来嗟何及。勤而行之。竞力待与、钟吕相期。三千行满,连环脱下已。驾青鸾素鹤朝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