洴
江
编
修
以
病
后
谢
客
浃
旬
不
赴
诗
集
然
窃
闻
其
有
纳
姬
之
喜
非
疾
也
谁
传
玉
臂
贯
铜
青
,
闲
侍
维
摩
夜
讲
经
。
莫
向
刘
桢
长
作
诳
,
须
防
排
闼
到
中
庭
。
写景抒情
怀古感怀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洴江编修以病后谢客浃旬不赴诗集然窃闻其有纳姬之喜非疾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洴江编修的关心与理解。首句“谁传玉臂贯铜青”,以“玉臂”喻指洴江编修的高洁品性,而“贯铜青”则象征着他在学问或事业上的坚韧不拔,两者结合,描绘出洴江编修为人处世的高尚形象。次句“闲侍维摩夜讲经”,引用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居士,以夜晚讲经的场景,进一步强调洴江编修在学问上的深造与修行,同时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莫向刘桢长作诳”,借用三国时期诗人刘桢的故事,提醒洴江编修要真诚待人,不可欺骗他人,体现了诗人对其品德的期待与要求。最后一句“须防排闼到中庭”,“排闼”意为推门而入,这里暗含着对洴江编修生活变化的关注,预示着他可能会迎来新的挑战或机遇,需要做好准备,保持警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洴江编修个人品质、学术追求及生活变化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他的关怀与敬仰,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恬澹轩为大德观王道士题
明·韩雍
昔年欲问参同契,暇日曾过恬澹轩。羽客相逢应悟道,黄庭诵罢竟忘言。宾墀苔老稀人迹,仙丈云深绝市諠。身世飘然如物外,何须更懝访桃源。
谒金门·偶感
明末清初·王夫之
千秋岁。只似而今滋味。落日黄花衰草地。有英雄残泪。片月亭亭西坠。不管幽虫吟砌。未审碧霄何意绪。恁茫茫无际。
过侯城里有感
明·魏泽
笋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依然感慨兴。黄鸟向人空百啭,青猿堕泪只三声。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却忆令威千载后,重归华表不胜情。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其一)
清·李谟
五日零丁离虎穴,一家生死此渔舟。已拌异地埋诗骨,竟有惊魂出逆流。兵火余生成骇鹿,江湖何处著闲鸥。严城永夜催歌哭,刁斗声声无限愁。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其一)
清·归懋仪
遗祠重为拂埃尘,补种夭桃几树新。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不逢良木宁求荫,肯为黄金便屈身。纵酒佯狂聊玩世,笙歌队里老青春。
拥炉
宋·释善珍
俗客敲门以病辞,拥炉时复撚吟髭。雀栖梅日印孤影,蛛去檐风吹断丝。旧友渐稀增感慨,良辰易过莫寻思。六年世态看差熟,惟有青山无变姿。
长安感兴
唐·郑谷
徒劳悲丧乱,自古戒繁华。落日狐兔径,近年公相家。可悲闻玉笛,不见走香车。寂寞墙匡里,春阴挫杏花。
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
宋·张炎
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醉插一枝风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