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簿
写景
抒情
写鸟
写雨
写古木
季节
夏季
生活场景
自然物候
疏狂
自得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请假,避开世俗纷扰,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首句“谢却常参事事慵”表达出诗人辞去官职,摆脱繁杂事务,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接着,“疏狂渐喜世相容”则透露出诗人对社会接纳其个性的满足感。“荷飘绿沼觇禅韵,鸟过苍苔觅字踪”两句,以荷叶在碧绿的水面上飘动,象征着禅宗的空灵与超脱;鸟儿在青苔上寻找足迹,则暗喻诗人对文字和自然奥秘的探索。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细雨鸣蝉依古木,微凉洗马荫高榕”描绘了雨中蝉鸣与古树的和谐景象,以及微风带来的清凉感,仿佛是大自然为诗人洗去尘嚣,带来心灵的净化。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昼长门簿无来客,一枕花茵藉草茸”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自在,白天漫长,门前的簿册上没有来访者的痕迹,只有一床铺满花朵的垫子和柔软的草地陪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沉浸于自然与自我对话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猜您喜欢

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
明·刘琏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
莫村驿风雨骤至
明·罗奕佐
带月开头罟客喧,江风怒号雨翻盆。长涛乍涌天兼合,古岸欹悬昼欲昏。何处郊原回独马,有时山壑啸孤猿。丈夫飘荡浑无着,徒倚酣歌望远村。
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其二)
明·吴宽
淙淙檐溜垂,此事久亦寡。移书防漏湿,矮屋初堕瓦。久旱雨固好,垫溺念郊野。况复南楼人,百步隔诗社。清池下幽禽,坐对共闲暇。妙墨尚在函,浊醪复盈斝。持此欲就之,泥深没羸马。疏.....
三月晦日同张默庵梁无闷蓝公漪过贺秋卿于西竺禅房即事各赋
明末清初·陈恭尹
飞花欲尽羊城南,乍晴乍雨天青蓝。青春尚馀此一日,炎风忽暑殊难堪。偶同故人步郊郭,有客客寓城西庵。门前对立木棉树,谁家系马骄骖驔。高槐近窗窗纸绿,殿角风铃细相触。枝间小鸟时.....
行县道中遇暴风雨寄吕少蒙太博
宋·冯山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
宋·王炎
铜墨缠腰雪上头,人生一饱亦难谋。天明忽暗酿梅雨,风暖又寒催麦秋。老矣不堪时节换,粲然方幸故人留。白云呼去淮山住,强为江边问买舟。
雨寒
明·谢承举
小阁看书蜡炬残,溟濛疏雨作秋寒。江山风物愁将尽,湖海舟舤客耐看。压树黄鹂同坐湿,冲泥瘦马独行难。穷途摇落成何济,空戴萧条旧鹖冠。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二)
宋·李曾伯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掀髯一接春风笑,便觅渔蓑老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