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疾病
疗养
抒情
写景
情感
养生
修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闲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近服黄连稍断肉,顿顿只啖黄粱粥”,以服用黄连、仅食黄粱粥的饮食习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病而不得不改变的生活方式。接着,“窗灯眼缬未成眠,入作蚊声逐蝙蝠”两句,通过夜深人静时分,窗外的灯光映照在眼帘上,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耳边蚊虫与蝙蝠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孤寂与不安的氛围。“朝来投牒乞移疴,刚得闭门一避俗”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摆脱疾病的困扰,寻求心灵的宁静。然而,“氍毹半拥绛帐明,冷衾未许偎红玉”则揭示了即便在家中,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温暖与舒适,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风敲短檐落叶乾,寒肌隐隐生金粟”描绘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凄凉相呼应。接下来,“强调中气守黄庭,心花瞀眩奔狂鹿”一句,运用了道家养生的概念,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修炼内功来对抗疾病,但内心却依然动荡不安,如同狂鹿般奔腾。最后,“印锁空庭鸟雀哗,山厨黠鼠欺童仆。才梳短发帽宽欹,带孔移腰形似鹄”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无论是空旷庭院中的鸟雀喧闹,还是山厨中狡猾的老鼠戏弄仆人,都体现了生活的单调与寂寞。而诗人自己,即使尝试整理仪容,也难掩病态与疲惫,形象地刻画了病痛对人的身心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因病闲居的生活状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坚韧,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