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节日
写景
抒情
记事
佳节
春节
写物
佳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旦时的热闹景象和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首先,诗的开头“闻鸡未觉晓,辨色始知旦”描绘了清晨鸡鸣时分,天还未亮的情景,通过“闻鸡”与“辨色”来感知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接着,“谯楼鼓一声,惊起晨鸦散”描述了随着谯楼报时的鼓声响起,沉睡的乌鸦被惊飞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新一天的开始。“墙隈爆竹响,屋角岁灯烁”则通过爆竹的响声和岁灯的闪烁,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爆竹声声,岁灯熠熠,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门前已戒御,中厨方进盥”写出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做好了迎接新年的准备,无论是门口的装饰还是厨房的忙碌,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罗衣御旧尘,榆火试新爨”描绘了人们换上新衣,用榆木点燃新灶的情景,象征着辞旧迎新的寓意。“望门投空刺,东里复西闬”通过“望门投空刺”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新年中走亲访友,互相祝福的场景。“蹲蹲衢巷窄,楚楚冠裳焕”描绘了街道狭窄,但人们穿着华丽,显得庄重而光彩照人,体现了节日中人们的盛装出行。“儿童庆岁添,老大祝违算”写出了孩子们欢庆新岁的到来,而老人们则为新的一年祈福,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最后,“日月双跳丸,暗把流光弹”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时光如白驹过隙,要珍惜每一刻,寓意着新年是新的开始,希望人们能够把握时间,珍惜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明朝元旦时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大.....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岭外守岁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人日瀛台即目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