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东
坡
集
中
有
归
去
来
兮
辞
集
字
诗
喜
其
用
韵
仍
集
字
和
之
(
其
四
)
窈
窕
丘
园
景
,
飞
泉
万
壑
奔
。
有
时
还
问
棹
,
无
日
不
关
门
。
菊
径
寻
诗
杖
,
松
风
载
酒
尊
。
欣
欣
吾
自
得
,
稚
趣
老
犹
存
。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旧
田园
写物
赞美
秋天
写风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窈窕丘园景”开篇,巧妙地将“窈窕”与“丘园”结合,不仅展现了景致的幽美,也暗示了内心的恬淡与宁静。接着,“飞泉万壑奔”一句,通过动态的水流形象,营造出山间清新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奔腾不息的精神追求。“有时还问棹,无日不关门”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与外界隔绝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不必完全与世隔绝。“菊径寻诗杖,松风载酒尊”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菊花小径,手持诗杖,寻找灵感的情景,以及在松林中饮酒听风的画面。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最后,“欣欣吾自得,稚趣老犹存”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对童真之心的珍惜。即使年岁渐长,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依然如初,充满了乐观与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自我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