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薛
侍
御
戴
不
损
裹
帽
子
因
赠
潘
郎
对
青
镜
,
乌
帽
似
新
裁
。
晓
露
鸦
初
洗
,
春
荷
叶
半
开
。
堪
将
护
巾
栉
,
不
独
隔
尘
埃
。
已
见
笼
蝉
翼
,
无
因
映
鹿
胎
。
何
人
呈
巧
思
,
好
手
自
西
来
。
有
意
怜
衰
丑
,
烦
君
致
一
枚
。
咏物
写景
写帽子
情感
赞颂
赠送物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潘郎在清晨对着青铜镜子整理仪容的场景。"乌帽似新裁"表明他的黑色帽子看起来像是刚刚制作完成一样,显示出他对外貌的重视。"晓露鸦初洗"则描绘了早晨露水洗净乌鸦之美丽,"春荷叶半开"展现了初春时节荷叶半开放的生机。诗人接着写到潘郎用栉笆保护他的头巾,这不仅仅是为了防尘,而且也是一种对个人清洁和整洁习惯的维护。"已见笼蝉翼"暗示了夏季即将到来,蝉虫开始出现,而"无因映鹿胎"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细腻且富有同情心的观察。最后两句"何人呈巧思,好手自西来。有意怜衰丑,烦君致一枚"表明诗人对潘郎精美的手工艺品表示赞赏,并请求他赠送一件。这不仅反映了两人之间的情谊,也体现了诗人对精湛工艺的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节的关注。
杨巨源
159首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