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宗
颂语
佛教用语
禅意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以禅宗的语言和象征手法表达深奥的哲理。"识得一,万事毕",强调对"一"的领悟可以通达世间万象,暗示了佛教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观念。"秘魔擎叉,鲁祖面壁",用典故描绘修行者的苦修与顿悟,秘魔象征烦恼,鲁祖(马祖道一)则代表高僧,面壁静思,寻求真理。"临际三玄三要,洞山五位君臣",进一步阐述佛法中的复杂层次,"三玄"和"三要"指佛教义理的精微之处,"洞山五位"则是禅宗五位阶位的象征,强调修行的不同阶段。"云门念七,是一不是一",通过对比和矛盾表达,揭示了"空"与"有"的对立统一。最后两句"昨夜新州老卢,失却腰间特石",可能是指某位名叫老卢的禅师在夜间失去了象征其修行境界的"特石",寓言般地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失落与找寻,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智慧与象征,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