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寿
悼亡
抒情
亲情
回忆
秋天
怀念过去
感怀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悼念三位兄长之作,以兄弟间的亲情和人生的无常为主题。诗中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悲痛与离别,尤其是兄长们相继去世的场景。首句“去年儿哭母,今年弟哭兄”,以孩子们的哭声开篇,暗示家庭的不幸连续发生。接着,“骨肉苦无多,鬼伯胡不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命运无情的质问。诗人感慨兄长病情较轻,自己却因忙碌而未能及时问候,只能以药物自疗,暗寓自己的内疚。“会逢秋霖久,山潦涨纵横”描绘了凄凉的环境,进一步渲染哀伤气氛。诗人遥想家中的山路变得遥远,如同蓬瀛之间的阻隔,表达对兄长的深深思念。“相望空屏营”则写出彼此无法相见的无奈。诗中提到兄长们各有才华,有的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焕发,有的即将有所作为,然而“风波一朝起,人事忽变更”,家族遭遇变故,众人皆失意。诗人自己也退居乡野,过着简朴的生活,期待上天能弥补他们的功业。然而,兄长们相继离世,诗人感叹“哀哉千古别,未及诀死生”。他以家族的荣耀和人才凋零来衬托悲伤,最后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挚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您喜欢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董孝子黯复仇
唐·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高阳台·右台埽墓,郁郁悲怀。绵绵细雨,坟前留连久坐,不禁泪下
清·许禧身
草色含春,梅枝带露,数行垂柳眉生。凹凸云山,观来翠黛千层。疏篱茅屋闻厖吠,听流泉、断续低鸣。墓门横。触目伤情,何日能平。秋心结就何时解,叹朝朝暮暮,只自眉颦。绞结中肠,丝.....
念奴娇·初十夜得素生泰安旅次书赋寄
清·周星誉
尺书飞到,讶秋声满纸,凄人心魂。客里思亲兼忆弟,极目吴天空阔。荒店闻鸡,乱山跃马,落日孤城黑。艰难行路,青衫揾泪都赤。可奈负米长贫,读书最贱,受尽天磨折。想尔高歌燕市上,.....
秋夜课廉儿读诗
清·卢德仪
良宵闲雅与诗宜,清课从头莫告疲。矮屋数椽镫一点,我家喜有读书儿。
六月大病几死呻吟稍间咏吟续之
清·陈维英
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
重过东野故居
宋·陈必复
郭外有村名孟堡,旧传君此卜幽栖。草荒东野千年宅,水绕南山一曲溪。人物不生诗渺渺,秋风无语恨悽悽。可怜如许衣冠士,不为留祠向竹西。
述怀和邓沃泉
明·黄衷
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