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入
松
芳
丛
簇
簇
水
滨
生
。
勾
起
午
风
清
。
六
花
大
似
天
边
雪
,
又
几
时
、
雪
有
三
层
。
明
艳
射
回
蜂
翅
,
净
香
熏
透
蝉
声
。
晚
檐
人
共
月
同
行
。
疏
影
动
银
屏
。
指
尖
轻
捻
都
如
玉
,
听
画
栏
、
高
啭
流
莺
。
道
是
花
枝
比
得
,
不
成
花
也
多
情
。
写景
写花
写风
写鸟
抒情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世界。"芳丛簇簇水滨生。勾起午风清。"两句描写了花丛在江水边生长,午后的微风轻拂,使得空气异常清新。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春日气息的捕捉。"六花大似天边雪,"这里的“六花”很可能指的是某种形状或色泽类似于梅花的植物,它们洁白如雪,点缀在枝头,如同远方天际的雪花。接下来的"又几时、雪有三层。"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般景致的期待与渴望,似乎在询问何时才能再次见到如此美丽的场景。"明艳射回蜂翅,净香熏透蝉声。"蜂舞于花间,光线在它们的翅膀上闪烁,花香不仅吸引了蜜蜂,也让蝉鸣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新。这两句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晚檐人共月同行。疏影动银屏。"诗人在午后与朋友漫步于月光下,树影在轻风中摇曳,投射在如银幕般的水面上。这是对夜景的一种描绘,既有静谧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指尖轻捻都如玉,听画栏、高啭流莺。"这两句则是诗人在细腻描写手触花瓣的感受,以及倚靠栏杆聆听燕子飞鸣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最后,"道是花枝比得,"表明诗人在对比中寻找语言来形容眼前的美景,而"不成花也多情。"则是在说尽管美丽的景色无法完全用言语捕捉,但诗人的情感却如同这些花朵一般丰富且深沉。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自然之美的春日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
张镃
1136首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