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犀
古
风
化
工
吝
幽
香
,
斑
斑
被
花
木
。
氤
氲
寒
岩
桂
,
高
韵
盖
群
馥
。
无
人
尽
日
芳
,
守
志
何
幽
独
。
士
介
耻
求
知
,
女
贞
惭
自
鬻
。
凄
凉
楚
山
秋
,
樛
枝
吐
金
粟
。
浅
水
映
轻
明
,
微
飙
发
含
蓄
。
楼
端
静
忽
闻
,
马
上
遥
相
逐
。
踟
蹰
为
延
伫
,
但
见
林
峦
绿
。
瓶
罂
谁
折
赠
,
清
芬
閟
庐
屋
。
久
处
不
自
知
,
乍
至
弥
郁
郁
。
客
悲
芳
岁
暮
,
梦
绕
寒
溪
曲
。
长
吟
小
山
词
,
古
意
恐
难
复
。
写花
秋节
抒情
古意
咏物
赞美
场景
赏析
这首诗名为《木犀古风》,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子翚之手。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处山林中的感慨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开篇“化工吝幽香,斑斑被花木”两句,以化工(指的是精致的工艺)和幽香来形容自然界中细微而不为人注意的美好。接下来的“氤氲寒岩桂,高韵盖群馥”则描绘了桂树在寒冷的山岩间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诗中的“无人尽日芳,守志何幽独”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感受着花开花落,不为外界所扰,保持自己内心的坚持和孤独。而“士介耻求知,女贞惭自鬻”则是对古代士子和女子应该守节的道德期待。接下来,“凄凉楚山秋,樛枝吐金粟”描绘了秋天楚地的萧瑟景象,而“浅水映轻明,微飙发含蓄”则是对水边景色的细致描写。诗人在“楼端静忽闻,马上遥相逐”中表现了对远方来客的期待和对交流的渴望。紧接着,“踟蹰为延伫,但见林峦绿”则是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只见到一片绿意,而非人迹。“瓶罂谁折赠,清芬閟庐屋”中,诗人提出了疑问,谁会在这寂静之地采摘花草来装饰自己的小屋。然后,“久处不自知,乍至弥郁郁”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居住在此,对周围环境已经司空见惯,但偶尔又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客悲芳岁暮,梦绕寒溪曲”则是对流年和过往美好的回忆,带着对即将到来的冬天的忧伤。而最后,“长吟小山词,古意恐难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山中创作的小诗怀旧之情,以及对无法重现过往时光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子翚
673首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