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写景
秋天
咏物
赞美
宫廷
祠堂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孝陵秋日陪祀柬彭赞礼永年》描绘了一幅清晨皇家祭祀的宁静而庄重的画面。首句“钟山欲晓色苍苍”以钟山晨曦的朦胧色彩渲染了肃穆的气氛,暗示了祭祀活动即将开始。次句“小辇轻舆出建章”写出了皇帝或贵族乘坐的小车在建章宫中缓缓行进,显示出尊贵与仪式感。“苑鹿不惊仙仗过”进一步描绘了祭祀队伍的威严,连苑中的鹿都未被惊动,显示出皇家仪仗的庄重。接下来,“潭龙故喷御泉香”运用象征手法,将潭水中的龙喻为皇家,喷出的泉水带着御赐的香气,增添了神秘和神圣的意味。“重城隐雾留残月”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厚重的城墙隐没在薄雾中,还留有淡淡的月光,增添了凄美之感。最后一句“高树含风送早凉”则通过风拂过高树,带来了早上的清凉,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祭祀活动的进行。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孝陵秋日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皇恩的崇敬以及参与者的清贵身份,展现了明朝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

李昌祺

755首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