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
湖
诗
旋
经
义
兴
境
,
弭
棹
石
兰
渚
。
震
泽
为
何
在
,
今
唯
太
湖
浦
。
图
径
萦
五
百
,
眇
目
缅
无
睹
。
高
天
淼
若
岸
,
长
津
杂
如
缕
。
窈
窕
寻
湾
漪
,
迢
递
望
峦
屿
。
惊
飙
扬
飞
湍
,
浮
霄
薄
悬
岨
。
轻
禽
翔
云
汉
,
游
鳞
憩
中
浒
。
黯
蔼
天
时
阴
,
岧
峣
舟
航
舞
。
凭
河
安
可
殉
,
静
观
戒
征
旅
。
写景
山水
抒情
地点
湖
情感
思乡
季节
夏天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湖面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丽与变幻。首句“旋经义兴境,弭棹石兰渚”点明行程,诗人经过义兴之地,停泊在石兰渚旁。接着,“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一句,由过去的震泽引出现在的太湖,暗示了时空的转换。“图径萦五百,眇目缅无睹”描绘了湖畔曲折蜿蜒的小径,以及远处景物的渺小与难以尽览。接下来,“高天淼若岸,长津杂如缕”以比喻手法,将广阔的天空比作湖岸,绵长的水道比作细丝,形象地展现了湖面的辽阔与水道的曲折。“窈窕寻湾漪,迢递望峦屿”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波纹与远处的山岛,通过“寻”和“望”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索与欣赏。随后,“惊飙扬飞湍,浮霄薄悬岨”描述了湖面上的风浪与山峰,通过“惊飙”、“飞湍”、“浮霄”等词,营造了一种动态与气势。“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转而描写湖面上的生灵,轻盈的鸟儿翱翔于云间,游动的鱼儿栖息在岸边,展现了生命的自由与和谐。最后,“黯蔼天时阴,岧峣舟航舞”描绘了阴沉的天气与舟船在风浪中的舞动,通过“黯蔼”、“岧峣”等词,渲染了一种动态与紧张的氛围。“凭河安可殉,静观戒征旅”则是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